|
|
真絲纖維阻燃劑
來源:邵君( 先生,國內國際部經(jīng)理 ) 發(fā)布時間:2017-1-20 22:04:47 |
真絲纖維氧指數(shù)為23-24左右,相對棉、粘膠等纖維素纖維來說為不易燃纖維,但還是不能滿足非凡要求,因此必須用真絲纖維阻燃劑對其進行阻燃整理。
真絲一旦燃燒,會產(chǎn)生有毒氣體,而且輕薄真絲綢較厚重真絲綢易著火真絲綢為天然蛋白質纖維,不能通過與阻燃劑共混紡絲的方法對其進行耐久性阻燃,只能通過對真絲纖維或真絲綢進行后處理來達到阻燃的目的。用真絲纖維阻燃劑處理后除使真絲綢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外,必須無毒性、發(fā)煙少、可耐一定程度的水洗和干洗,且不妨礙真絲綢原有的優(yōu)良品質,如手感、強力、染色性能等。
對真絲綢的阻燃可追溯到二百多年前,當時人們將真絲浸漬錫酸鈉溶液或硼砂、硼酸混合液,然后烘干來進行阻燃。整理后手感柔軟,但不耐水洗。2o世紀5o年代,有人曾用棉上阻燃效果較好的thpc(四羥甲基氯化膦)采用軋烘焙法處理真絲。
用真絲纖維阻燃劑整理后阻燃性能較好,有一定耐洗性,但致使真絲手感發(fā)硬,且有一定程度的泛黃。此后日本利用有機錫化合物對真絲進行阻燃處理,不燃的錫酸較多地沉積于纖維空隙內,從而阻止了火焰的傳播而達到阻燃效果且不影響真絲手感。這類有機錫化合物有單甲基三氯化錫、單乙基三氯化錫、單丁基三氯化錫。這三種有機錫化合物均可溶于水,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烷基的增大,阻燃效果明顯下降。8o年代中期,w.b-achwal等人通過研究指出,采用尿素磷酸鹽u4p經(jīng)浸軋一烘燥法處理真絲后,可獲得較高阻燃性,此時測得含磷量為l%,整理后氧指數(shù)達
28,強力損失適中,手感及染色性能均未受影響,耐干洗牢度良好,但水洗牢度不夠理想,這可以通過金屬鹽(如鈦鹽或鋯鹽)后處理來解決。也有人采用溴化雙酚a的衍生物經(jīng)軋烘焙法對真絲進行阻燃整理,發(fā)現(xiàn)只用溴化雙酚a對絲織物進行整理,阻燃耐洗性不佳,這是因為該阻燃劑是水溶性的,且不與絲纖維發(fā)生鍵合反應,又不能自聚,故不耐洗。為改善這一缺陷,可用六氟鋯酸鉀后處理,實驗證實,處理后可達半永久水平閽。
目前有關阻燃效果報導最好的是20世紀90代,采用有機膦系阻燃劑對真絲織物進行的阻燃處理。有機膦阻燃劑采用n一羥甲基一3(二甲氧基膦?;?丙酰胺,整理用軋烘焙工藝,工作液配方為:阻燃劑10-50%(w/w),三聚氰胺樹脂10%(w/w),經(jīng)前處理后的織物二浸二軋工作液,于100~c烘5min,然后再在l5o℃時焙烘10min,后在0.5%的特級四硼酸鈉、硼砂水溶液中于6o洗5min,再進行溫水洗,最后風干。
整理后有阻燃性能良好,可耐3o次水洗,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隨著阻燃劑用量增加,織物強力有所下降,且會產(chǎn)生泛黃。近來國外有關于利用多羧酸阻燃棉/滌地毯的報道,用在真絲上是否可行還有待印染工作者進行探究。
工業(yè)的日益發(fā)達使得全世界的火災發(fā)生量居高不下,而由紡織品引發(fā)的火災則占火災總數(shù)的5o%,真絲織物作為高檔面料,更要求要具有阻燃性能,今后阻燃整理將成為真絲綢功能整理中的熱點。

磷酸三苯酯(阻燃劑TPP)
包裝方式:凈重25KG/復合紙袋(內襯黑色塑料袋),一個小柜裝12.5噸。
本產(chǎn)品產(chǎn)量:100噸/月
發(fā)貨港口:上海港
價格報價有效期:15天
進倉時間:15天內(商檢報關)
出口權限:本公司自營進出口權。
阻燃效果差的防止方法
⑴ 形態(tài):織物離開火源后,有余燃(有焰燃燒)或陰燃(無焰燃燒)現(xiàn)象。
⑵ 產(chǎn)生原因:
① 整理劑的阻燃效果差。
② 阻燃劑濃度太低或軋余率太低。
③ 織物浸軋不均勻。
④ 工藝條件不合理,導致整理劑分解或交聯(lián)不充分。
⑶ 防止辦法:
① 選用阻燃效果優(yōu)良的阻燃劑或采用不同阻燃效果的阻燃劑混合使用。
② 確定合適的阻燃劑濃度及合適的軋余率,保持織物上的整理劑含量在10%~20%之間。過高,會使織物的強力大幅度下降。
③ 浸軋時,軋輥左右的壓力要均勻,防止浸軋不勻。
④ 根據(jù)阻燃劑的性質確定合適的整理工藝,防止易分解的整理劑因烘干溫度過高而分解,使阻燃效果降低;對耐久性阻燃劑要保證交聯(lián)充分。
文章版權:張家港雅瑞化工有限公司
磷酸三苯酯 http://www.mctechserv.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