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再生塑料用擴鏈劑
來源:邵君( 先生,國內(nèi)國際部經(jīng)理 ) 發(fā)布時間:2017-3-1 17:08:50 |
再生塑料是指通過預(yù)處理、熔融造粒、改性等物理或化學(xué)的方法對使用壽命完畢后仍具有回收使用價值的廢舊塑料進行加工處理后重新得到的塑料原料,是對塑料的再次利用,幾乎一切熱塑性塑料都具有可循環(huán)使用功能。
然而在加工使用過程中聚合物如PA,PC等會發(fā)生降解。一般來說,降解是由分子量的損失引起的,而分子量決定聚合物的多種性能,特別是熔融粘度以及加工性能,使得再生料不能應(yīng)用在性能要求較高的場合。
比如:PP一次再生時,顏色幾乎不變,熔體指數(shù)上升,兩次以上顏色加重,熔體指數(shù)仍上升。再生后斷裂強度和伸長率有所下降,但使用上無問題;ABS再生后變色較顯著,但使用摻入量不超過20-30%時,性能無明顯變化;PA再生也存在變色及性能下降問題,摻入量以20%以下為宜。再生伸長率下降,彈性卻有增加趨勢。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簡單、有效、低成本的方法來減少分子量的損失和性能的下降。在再生塑料中添加一種助劑——再生塑料用擴鏈劑,就可以達到上述的效果。
再生塑料用擴鏈劑(chain extender)又稱鏈增長劑,是能與線型聚合物鏈上的官能團反應(yīng)而使分子鏈擴展、分子量增大的物質(zhì)。如克萊恩的CESA-extend,佳易容SAG-008等(CESA-extend擴鏈劑為環(huán)氧基苯乙烯/丙烯酸酯低聚物;SAG-008是一種苯乙烯類反應(yīng)型增容劑)。
擴鏈劑具有對PA、PBT、PC、PET、TPU以及生物可降解材料PLA、PBS、PHA、PHB、PCL等有顯著的擴鏈功效。
再生塑料用擴鏈劑通過環(huán)氧基團與上述已降解聚合物的端基反應(yīng),恢復(fù)縮聚樹脂的分子量和特性黏度,增大熔體黏度,提高熔體強度,從本質(zhì)上改良低品質(zhì)回收塑料的加工性能,令回收塑料性能達到新料的水平。
作為助劑,再生塑料用擴鏈劑通常添加0.3~0.5%量時可以起到穩(wěn)定上述材料分子量作用,添加0.5~5%量時主要起擴鏈作用,更多量時可以支化聚合物分子鏈,提高上述材料的熔體強度。

4,4'-雙仲丁氨基二苯基甲烷(MDBA)
聚脲
降低凝膠反應(yīng)速度,使得用噴涂澆鑄技術(shù)生產(chǎn)這種高硬度聚合物成為可能。延長的凝膠速度可以改善與基層的粘著性、流動性、涂層之間的結(jié)合及表面質(zhì)量。使用4,4’-雙仲丁氨基二苯基甲烷-MDBA作為熟化劑,可顯著提高聚合物的抗沖擊性能低溫性能。
塑料是以單體為原料,通過加聚或縮聚反應(yīng)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macromolecules),俗稱塑料(plastics)或樹脂(resin),可以自由改變成分及形體樣式,由合成樹脂及填料、增塑劑、穩(wěn)定劑、潤滑劑、色料等添加劑組成。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樹脂。樹脂這一名詞最初是由動植物分泌出的脂質(zhì)而得名,如松香、蟲膠等,樹脂是指尚未和各種添加劑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樹脂約占塑料總重量的40%~100%。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決定于樹脂的本性,但添加劑也起著重要作用。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樹脂所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劑,如有機玻璃、聚苯乙烯等。
所謂塑料,其實它是合成樹脂中的一種,形狀跟天然樹脂中的松樹脂相似,經(jīng)過化學(xué)手段進行人工合成,而被稱之為塑料。
塑膠原料定義為是一種以合成的或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可任意捏成各種形狀最后能保持形狀不變的材料或可塑材料產(chǎn)品。
塑料是重要的有機合成高分子材料,應(yīng)用非常廣泛。但是廢棄塑料帶來的“白色污染”也越來越嚴重,如果我們能詳細了解塑料的組成及分類,不僅能幫助我們科學(xué)地使用塑料制品,也有利于塑料的分類回收,并有效控制和減少“白色污染”。
塑料可區(qū)分為熱固性與熱塑性二類,前者無法重新塑造使用,后者可以再重復(fù)生產(chǎn)。熱可塑性其物理延伸率較大,一般在50%~500%。在不同延伸率下力不完全成線性變化。
塑料不同性能決定了其在生活在工業(yè)中的用途,隨著技術(shù)的進步,對塑料改性一直沒有停止過研究。希望不遠的將來,塑料通過改性后的可以有更廣泛的應(yīng)用,甚至可代替鋼鐵等材料并對環(huán)境不再污染。
文章版權(quán):張家港雅瑞化工有限公司
4,4'-雙仲丁氨基二苯基甲烷(MDBA) http://www.mctechserv.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