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消泡劑的消泡機理 磷酸三異丁酯
來源:邵君( 先生,國內(nèi)國際部經(jīng)理 ) 發(fā)布時間:2016-7-16 10:52:59 |
消泡劑的消泡機理有多種說法,現(xiàn)在常用的是Ross理論。此理論認為,消泡劑都是在溶液表面易于鋪展的液體,此液體在溶液表面鋪展時會帶走鄰近表面的一層溶液,使液膜變薄,于是達到臨界液膜厚度以下,導致液膜破裂,泡沫破壞。
消泡劑的消泡機理:在一般情況下,消泡劑在溶液表面上鋪展得越快,則使液膜變得越?。葑饔靡簿驮綇?。
消泡劑的消泡機理:例如n-C3F7CH20H在十二烷基硫酸鈉的水溶液表面的鋪展速度(為4.6cm/s)比C8H17OH的鋪展速度(為3.6cm/s)大,所以前者對十二烷基硫酸鈉水溶液所生成的泡沫的消泡能力比后者強。

磷酸三異丁酯(TIBP)主要用于水泥消泡劑、滲透劑。廣泛用于印染、油墨、建筑、油田助劑等。磷酸三異丁酯(TIBP)另一個化學名稱叫磷酸三叔丁酯。
消泡劑的消泡機理:一般消泡劑的表面張力較低,凡表面張力低的物質(zhì),容易被液膜表面吸附,吸附后消泡劑分子取代了起泡劑分子并使液膜局部的表面張力降低(即表面壓增高),于是鋪展即從此局部開展,鋪展時帶走了靠近表面的液體,使液膜變?。瑫r形成了彈性較差,強度較低的液膜,這也加快了排液速度,因此泡沫即破裂。
消泡劑的消泡機理:乙醚、異戊醇及n-C3F7CH20H、有機硅、聚醚即屬于此類消泡劑。例如聚醚消泡劑L61在0.1%濃度時,其表面張力為36×10-5N/cm,因其分子大小和結(jié)構(gòu)性質(zhì)與起泡劑不相容而相互干擾,與起泡劑分子混雜時,即在泡沫膜間打進了一個楔子,再進行快速鋪展而使泡沫膜破壞.導致破泡。
文章版權(quán):張家港雅瑞化工有限公司 |
|